关于环渤海经济圈美术发展的话题,来源于经济发展的时代需求,我的话题应该说是试图想向大家传递一个关于环渤海经济区的文化状态发展的缘由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前瞻性。我认为,环渤海经济区的文化发展,首先是源于我们的地理环境,一方面,我们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环渤海经济圈首先是面向内陆,又有一个展望、放眼海外的自然生态条件。同时在各个城市的文化发展中,若干年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只是在发展过程中缺少一些各种文化区域中的资源整合,或者是思考借鉴的方式有一些欠缺。但是当我们提出环渤海经济圈文化发展到后来的时候,我觉得是当代的多元文化,包括全球性经济,多元文化的视角下,我们的艺术界、文化界、美术界提出一个非常顺应时代、与时俱进的文化态度、文化诉求。我们曾经在若干年中,在我们发展的过程谈到各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因为我们各自的封闭性,文化资源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推进、整理、整合,通过这次环渤海经济圈的联合,其中的重大意义在于对资源重新的审视、确立和挖掘。我想这是在将来的工作中,或者说整个的文化展望中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觉得实现环渤海经济区在当代文化中的提升,主要在于地缘文化的相互借力,进而唤起这个经济区所孕育的历史文化内涵。特别是天津,近代的“洋务运动”中,天津在中国文化史上曾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近年来很多我们曾经确立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亮点,但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发挥,我们新创立的文化品牌也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我觉得这次的活动,应该是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和时代精神的思考,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也是面对挑战全新的理念。我想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今天我们看到了各个地区画院的作品,对我们的天津美院,对天津艺术家的影响和触动也是非常大的。地区之间的美术在同一个平台上呈现出来,大家通过这样的交流互相学习,不仅是某一个地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对一个经济圈,甚至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当代的文化发展都会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